乐,“乐”在身边!音乐分享和交流平台
编辑/雨
校对/Luna
视频加载…
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线条、音符、节拍甚至音乐还没有诞生的时候,热情而富有想象力的人类已经在有限的条件下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乐音”,即使他们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人们有规律地拍手或敲击周围的物体来获得节奏,并发现许多独特的声音。当然,最神奇的还是人类自己。当我们逐渐掌握了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声带,控制气息制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这一人类社会的基石,还有歌唱。
从此,或美或悲的故事通过吟游诗人的歌声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渐渐的,人们有了共识,有了信仰。歌唱不再只是简单的故事,而是人们对美的期待。人们开始了录制音乐的想法,并进行了相当多的尝试。直到遥远的中世纪,一千多年前,天主教教皇桑克图斯·格里高利一世首次用乐谱记录并统一了天主教在宗教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在公元800年之前,欧洲中世纪发现的唯一书面形式的曲目是一首用拉丁文写的、为天主教宗教活动创作的一部礼拜式赞美诗。虽然这些圣歌的作者没有被确定为教皇本人,但圣歌的改革和乐谱的引入与教皇本人有关。因此,人们把这些圣歌统称为“格里高利圣歌”。
(圣加勒法典第359号(公元922年)中记载的德乌斯毕业典礼圣歌)
这些圣歌通常由男孩组成的合唱团演唱,他们清澈纯净的嗓音常被视为天使之歌。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和背诵歌曲和颂歌无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由于乐谱的引入,人们可以很快学会旋律的作曲,但如此庞大的旋律数量以及在谱上难以传达的节拍和速度却成了巨大的障碍。因此,格里高利圣咏成为中世纪各类学校的必修课。除了学习唱法,歌词和音乐理论也是学校教授的重点。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更何况要花近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整地学习和记忆全部曲目。直到中世纪后期,大到一定距离都能看清楚的合唱书的出现,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随着音乐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声部的旋律,而是开始寻找几种音调同时出现的可能性。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巴黎圣母院组建的“巴黎圣母院学校”承担了音乐发展先驱的责任。巴黎圣母院音乐学院的代表人物、已知的第一个在作品中使用复调音乐的作曲家Lé onine和他的学生Perotin以圣歌为基础,在圣歌的上方和下方加入一个或多个高音旋律,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Organum。列宁和佩罗坦被统称为“最好的奥尔加农作家”,他们汇编了一部《马格努斯自由有机论》,这是他们的作品集。
这部《哈利路亚:Nativitas》是一部成熟的奥尔加农作品。在圣咏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声部,成为三声部声乐曲目。歌词与圣经中对上帝和圣母玛利亚的赞美有关。与现代声乐作品不同的是,圣歌中的歌词往往比较冗长,一个音阶甚至可以保持近一个音段。它的声调类型是温和的,第二或第三个声调相互转换。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哈利路亚》使用了经过优化的新方块记谱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节拍。相比之前只给出重音和音调定位的旧记谱法,无疑减轻了合唱团相当一部分的学习压力。
(佩罗廷的哈利路亚,方形符号)
作为西方音乐史上承上启下的一环,中世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认的是,在西方古典音乐艺术大爆发的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中世纪音乐先驱们的伟大创作。三百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过对方块记谱法的进一步改进——增加了原始版本的拍子、符头和符干,第一次实现了节拍和拍子的书面表达。我们习以为常的“剖面”概念,直到巴洛克晚期才被创造出来。自从人类第一次轻声细语以来,已经过去了数万年。如今,能够坐在家里听着古老的诵经声,的确是人生一大幸事。
//Text: Mopu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
|想了解更多“宝”邻居?
下载林乐应用程序!“解锁”更多互动|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