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身体最神秘的部位,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提到自己的肚脐。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好奇地拨弄肚子上的这个“小洞”,直到被父母警告“经常抠肚脐会拉肚子”。直到长大了,很多朋友洗澡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挖两下肚脐里的“泥”,可以说是很顶级了。
那么,肚脐眼里的“泥”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因为生理结构的原因,肚脐有很多褶皱,自然会成为藏污纳垢的“好地方”。所以肚脐眼里的泥,大多是人体死皮细胞、油脂和皮肤代谢的混合物,在肚脐眼里积了很久。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肚脐眼里的“泥”甚至含有2000多种细菌!令人瞠目结舌。
肚脐眼里的“泥”居然含有2000多种细菌!看看研究怎么说。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随着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习惯、人种类型、新陈代谢以及体表积累的杂质的差异,肚脐中隐藏的细菌种类惊人的多。
经过对比发现,肚脐眼内大约有2300种细菌,每个人携带的细菌可能超过60种。虽然大部分在肚脐内繁殖的细菌对健康无害,但如果繁殖过多,就会导致污垢在肚脐内结块,形成“肚脐结石”等。,不仅会带来不适,还会散发异味,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影响。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肚脐眼里的“泥”那么脏,很多朋友肯定会“赶紧弄掉”,甚至想直接扣上。
那么,肚脐眼里的“泥”真的可以用手挖下去吗?我们来看看肚脐的位置。肚脐位于肠的前端,在下腹部的中心。与其他被严格保护的器官不同,肚脐下层几乎没有皮下脂肪。
也就是说,有可能轻轻刺激肚脐,就会冲击内部的肠道、膀胱等器官,出现尿频、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建议用手清除肚脐眼里的“泥”。
不仅如此,肚脐本身的皮肤就比较脆弱,强行挖容易产生伤口。另外细菌多,发炎、脓液充盈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显然对身体不好,所以不推荐。
当然,我们也不会对肚脐里的“泥”置之不理。找到正确健康的清洁方法很重要。
怎么做才能高效健康的清洁肚脐?这里主要有3种不同的方法。
首先,尝试一滴橄榄油。
橄榄油性温,不刺激皮肤。如果想清洁肚脐,可以提前在肚脐滴一滴橄榄油,粘上并润滑里面的灰尘,然后用棉签轻轻把脏东西拔出来,会有有效的清洁效果。
在热水中浸泡和揉搓。
洗澡时,将热水轻轻倒在肚脐上,慢慢搓。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肚脐组织,可以有效的搓出肚脐里的脏东西。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水的温度不要太高,35到40度左右即可,这样既可以防止肚脐被太热的水温烫伤,又可以降低寒气入侵肚脐引起腹泻的风险。
用香油和棉签擦拭。
现在是夏天,相信家家户户都有风油精,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如果要清洁肚脐,用风油精的棉签擦拭,会有很好的清洁效果。如果家里有孩子的朋友,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在孩子肚脐眼滴一滴香油,既能隔绝灰尘进入,又能促进睡眠,降低感冒和着凉的概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健康合理的清洁肚脐的方法可以适当尝试,但千万不要用手抠。实在是得不偿失。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保护肚脐健康,关于肚脐的认知谣言需要明确区分,盲目轻信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关于肚脐的常见谣言,看看有没有你相信的第一个谣言:“肚脐和肠子相连吗?”
相信很多朋友在长辈口中听过这样的话,因为抠肚脐会拉肚子,自然会联想到肠道。
但其实肠子和肚脐是不相通的。虽然他们之间的距离很短,但仍然有一层薄薄的皮肤阻挡着他们。你不会夸大你的肚子来打破你的肠子。请理性看待。
第二个谣言:“肚脐越深越健康?”
如果有细心观察的朋友,会发现有的人肚脐很浅,有的人很深,还有各种奇怪的肚脐形状。甚至有人认为,肚脐越深的人会越健康。
其实肚脐的形状是天生的,取决于皮肤与腹壁的距离,也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高度有关。肚脐越深越健康。没有科学依据。
总而言之,肚脐眼里的“泥”确实很脏,但不代表可以用手去挖,科学清洁,避免肚脐眼受凉受伤。多了解肚脐也更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健康。
参考资料:
【1】肚脐不是连着肠子吗?你能挖吗?今天回答了n个关于肚脐的问题。壳牌,2019-03-09
【2】人需要清洗肚脐吗?、知乎日报2018年7月4日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