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特点(蒲公英的特点写一段话)

蒲公英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园林栽培技术

金仙子等。

蒲公英。),又名紫花地丁、远志、三七、马利筋、川贝母,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好,抗逆性强。是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野菜,原产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所有的草都可以食用和药用。它已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得到开发利用,成为一种新型优良的蔬菜和食品。在我国北方,蒲公英因其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无污染、药用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价格稳定。尤其是沈阳、抚顺等地,淡季鲜蒲公英供不应求。蒲公英每公斤价格可达50~60元,价格是普通蔬菜的2~3倍。近年来,野生蒲公英被频繁采挖,资源遭到破坏,野生产量逐年减少。人们经常采用连栋温室和庭院栽培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目前已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人工栽培。由于蒲公英适应性强,种植相对简单,可以大面积推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1.1植物学特征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25cm,肉质根,圆锥形,表面有皱纹,棕褐色,长4~10cm。叶基生,狭长,倒卵状披针形。叶柄和主脉常呈红紫色,叶缘有一条倒羽状裂,长20 ~ 45厘米,宽约5厘米。舌状花,舌背有紫色条纹,花头具钟形苞片,花葶1至数枚,高20~60cm,乳白色,上半部紫色,花药和柱头深绿色。瘦果是暗褐色的,种子有白色冠毛形成的绒球。花开后,它们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有黄、白、紫三种颜色,其中以黄色居多,紫色很少。

1.2生物学特性

蒲公英是一种温暖湿润的植物,不仅具有耐寒、抗旱、耐涝、耐瘠薄的特点,而且适应性好,抗病性强,生命力旺盛,繁殖力强。野生蒲公英广泛生长在山坡、田野、路边、空旷地,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

2培养方法

2.1土地选择

虽然蒲公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耐旱耐盐,适应性强,但最好种植在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渗透性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砂壤土中。

2.2土地准备和施肥

播种前要翻土施肥作畦,翻土20 ~ 25厘米深,施足底肥。每667m 2施腐熟优质农家肥(最好是马粪)2500 ~ 3500公斤,三元复合肥15 ~ 25公斤。整平耙平后要晾晒2 ~ 3天,长到10m,宽1.2~1.5m。

2.3播种和育苗

2.3.1播种时间蒲公英可在4月中旬至9月初播种。由于种子没有休眠,收获后活力下降很快,最好选择5月下旬刚收获的新种子进行播种。

2.3.2种子处理根据冬季淡季市场的需求,为使播种后的幼苗提早出苗,庭院和大棚种植常采用温水烫种催芽法,即将种子浸泡在45~50℃的水中,轻轻搅拌(不要伤种皮),待水冷却后浸泡6小时,然后捞出,用湿布覆盖,在15~20℃下湿润发芽。

2.3.3播种方法蒲公英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移栽。

住在2.3.3.1。通常采用条播。根据北方反季节野菜市场需求,冬季可在温室内进行床播。为保证种子均匀发芽,播种前可拌入4-6倍的细沙,按10-15厘米的行距开3-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度约1厘米,用耙子铲平,稍镇压。667m 2用种量一般为500g g,因为温度适宜,春播发芽快,一般7 ~ 10天出苗。夏季由于气温高,发芽慢,从播种到出苗需要10~15d。如果土壤干燥,应在播种前2天彻底浇上水。开沟播种后,结合土壤墒情,喷洒杀虫剂,覆盖草帘。因为夏天雨水充足,所以不用盖。为了保证发芽率,春播时可以覆盖塑料薄膜,增加温度。

2.3.3.2的苗木培育。蒲公英幼苗需要一个特殊的苗床。因为种子没有休眠期,春天气温达到15℃左右就会迅速发芽。根据庭院面积栽培量,播种量3g/m 2,覆土厚度0.3cm,一般播种7-10天即可出苗。当苗床中的苗高达到10厘米,长出4片以上真叶时,苗长势良好。早春或深秋时,可挖野生蒲公英的雌根,按株距5-7厘米、行距10-15厘米种植一穴两棵。同时,应该浇足够的水来帮助减缓幼苗的存活。

蒲公英的特点(蒲公英的特点写一段话)

3现场管理

3.1松土固苗

蒲公英出苗半个月后,松土除草一次,促进生根。同时用沙子覆盖1cm可以有效减少蒲公英的苦味和纤维。然后,株距5 ~ 7厘米,行距10 ~ 15厘米。

3.2耕作除草

蒲公英出苗10 ~ 15天后,应进行中耕除草。直播除草和间苗可以同时进行。之后中耕除草,10天左右可以做一次。对于常年栽培的地块,要经常清理杂草,保证地里没有杂草,避免草药共生,影响蒲公英的产量和质量。

3.3浇水和施肥

蒲公英生长管理的重点是肥和水。虽然蒲公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但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可以使植株品质好、产量高。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移栽的蒲公英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水分过多过旺倒伏。同时要注意合理施肥。通常叶面肥在生长过程中要喷一到两次,施肥量一般为每公顷尿素120kg,过磷酸钙80kg。我国北方天气寒冷,为了早点上市,一般采用温室保温栽培。室外栽培多在深秋初冬。浇足水后,上面铺上2厘米厚的腐熟马粪,再盖上一些麦秸或茅草。这样既能帮助根系营养积累,又能保护根系,使其安全越冬。

4虫害控制

在病虫害防治中,应科学施用农药,不影响中药材的药用质量,尽可能采取生物和农业防治措施。

4.1叶枯病

4.1.1症状蒲公英感染叶枯病后,开始从植株下部叶片的边缘和顶端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后期由中心向边缘蔓延,颜色逐渐由褐色变为焦灰色,病斑变干,直至植株死亡。

4.1.2防治方法6-10月是白叶枯病的多发季节。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苯莱特1 000-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每隔10-15d喷一次,喷2-3次。在园林栽培中,要特别注意做好排水,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时清理地面上的一些枯黄叶片,可以有效减少叶枯病的发生。

4.2根腐病

4.2.1症状蒲公英根腐病主要侵染根茎或根伤口。发病初期,根部出现带有水渍的褐色斑点,不断蔓延,外皮脱落,只剩下木质部。在严重的情况下,根内部腐烂,只留下棕色的维管束。蒲公英地上部分表现为叶片逐渐变黄,直至全株枯死。

4.2.2防治方法如果病株数量少,可采用补植健康植株的方法,病斑可用石灰消毒。如果发病植株较多,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或水20%甲基硫菌灵乳油1000倍和45%代森锰锌水溶液500倍,每10天喷洒1次,一般3次左右。

4.3生锈

4.3.1症状性锈病主要危害蒲公英的茎叶。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色疱斑,相应的叶背会微微隆起成锈孢子疱。严重时,病斑会连片,从水泡中爆出大量亮黄色粉末,叶缘卷起,逐渐脱落,直至植株死亡。

4.3.2预防方法应该是预防蒲公英锈病多于治愈它。园林种植保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是有效减少蒲公英锈病的必要条件。及时喷洒智保素可以增强蒲公英的抵抗力。如果在生长期不经意间出现锈病症状,前期可以剪去病叶,同时喷洒杀菌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40%多硫化物悬浮剂500倍液、安耐普1 500-2 000倍稀释液可用于喷雾杀菌。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收获前7天停药。

4.4枯萎病

4.4.1症状枯萎病始于蒲公英的根和茎。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褐色斑点,随后斑点向内凹陷,叶片枯萎下垂,叶片变黄变淡。叶脉的维管束也逐渐变成淡褐色,并向下延伸,导致根鞘坏死或变黑腐烂,导致根茎不能直立,最后倒伏、干枯、死亡。

4.4.2防治方法加强使用发酵菌制成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注意与其他作物轮作,掌握土壤墒情,可有效预防蒲公英枯萎病。如果生长期得了枯萎病,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百菌清悬液、40%多硫悬液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液400倍液进行灌根,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每株用量0.4~0.6L,一般是连续的。

5收获和深加工

5.1收获

5.1.1种子收获蒲公英种子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一般两年后就能开花结籽。由于种子成熟期短,必须在花盘成熟不裂时采收,这是种子采收成败的关键。待花壳颜色变黄后,切下根粗、叶肥、种子褐色的花盘,放在室内催熟1天,待所有花序散开后阴干1 ~ 2天,搓掉冠毛,晒干备用。

5.1.2成品的采收成品的采收有食用和药用两种。食用叶可通过用环刀沿着地面以下lcm切割除中心叶之外的叶来收获,每15~2~3d切割一次。管理好的叶片一年可采收三次,采收后2 ~ 3天内不宜浇水。作为药材,可以在深秋将全草连根挖起,去掉烂叶烂土,阴干备用。

5.2深加工

5.2.1深加工的开发蒲公英是一种纯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发展深加工可以带动蒲公英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小城镇产业化的经济效益。种植和深加工相结合,可以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5.2.2蒲公英是一种深加工产品,可生吃、冷藏或油炸,也可进一步加工成蒲公英咖啡、糖果、茶、糕点、面包、花粉、酱、蒲公英粉、粉末、颗粒和制剂等。

6开发利用

蒲公英可食用、药用和观赏。

6.1食用性

蒲公英的嫩枝、叶、根都可以食用。茎叶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蒲公英、核黄素、蒲公英醇、有机酸、胆碱、菊粉等物质,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凉拌生吃,也可以炒菜,还可以作为保健饮品。它们具有独特的味道,是大餐和春天的开胃营养保健食品。

6.2药物特性

蒲公英,入药的草药,性寒,味苦、甘,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全草含天冬酰胺、皂甙、胆碱、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和硫代氨基酸,花粉含-谷甾醇,具有广谱抗菌和明显的杀菌作用。不仅能有效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胆囊炎、糖尿病等也有较好疗效,是“天然抗生素”。此外,蒲公英中的硒是一种稀缺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对肺癌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说蒲公英全身都是宝,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

6.3欣赏

蒲公英是多色花,以黄花为主。作为一个全新的园艺绿化品种,近年来进入栽培植物领域,成为园林植物中的新秀。蒲公英是春天和秋天的花。娇小艳丽的色彩,远远望去金黄,为花园增色不少。无论是零散的点缀,还是套种形成的花海,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