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是哪八景)

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是哪八景)

卢沟的晨月

燕京八景:多少帝王与诗。

文/红烛图/周一博

早就听说燕京有八大景点。至于是哪八个景点,我一直很迷茫。我们得看史料,才能知道大意。

北京景点太多,各有千秋。不信你可以参考一下帝都风光,你会眼花缭乱的。场景选择就像选美比赛。从3000个彩妆中选出前八名并不容易。因为你要学会放弃。说实话,很难放弃任何一个人。

自古以来京中出的最好的诗是陈子昂的《幽州城楼上》,再好的作品也不多。武则天时,陈子昂随军出征,来到幽州,他自然百感交集:“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时代在哪里?在我身后,未来的世代在哪里?。我想到天地,没有限制,没有尽头,独自哭泣!”短短四句话就做到了天、地、人的完美结合。

幽州华庭在哪里?你为什么给陈子昂如此丰富的灵感?诗人爬上楼梯,不知不觉达到了他的创作高峰。

游台,即济北楼,是季承北部的门楼,战国时期的燕都,现址犹存。北环路有一座现代化的蓟门大桥,钢筋混凝土浇筑,有立交。站在桥上,环顾四周:离幽州台不远。“蓟门烟树”是燕京八景之一。蓟门桥往北不远处,元大都的土城封闭,有御亭(俗称黄婷亭),亭内竖立着乾隆御书“蓟门烟树”和题诗的大理石碑。碑文提到:“水镜注:季承西北角有一蓟丘。”相传这座废弃的土城关就是古蓟山的遗址,蓟门就在这里。

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是哪八景)

蓟门峪

事实上,当陈子昂去幽州台时,他绝对不是趾高气扬,而是自怨自艾——他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到孤独和失落。他原本与皇帝同病相怜,多次在武则天面前发声,抱怨弊端,呼吁改革。但是一个傲慢自负的女王怎么会听一个知识分子的建议呢?用棍子还人情!陈子昂曾因“反党”入狱。比如他来幽州抗击契丹部落的骚扰,在武则天任命的武攸嗣元帅帐下做参谋,犯了“顶撞领导”的老毛病。吴帅不善于带兵,屡战屡败。陈子昂几次要求改变策略。他不但没有被收养,反而被降职为中士——这简直是侮辱诗人。

唐代诗人喜欢爬山。除幽州台外,还有王腾亭、黄鹤楼、凤凰台、鹳雀楼等。,诞生了无数的名著。

李白去过北京吗?我没有找到任何考证。李白《流行北方》以幽州为背景:“燕山雪大如席,片片吹倒轩辕台。12月,一想到老婆,就不唱了,笑了……”他所谓的轩辕台和陈子昂的幽州台有什么关系?或者,黄金台在燕昭王?

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是哪八景)

雷锋赵茜

战国时期,赵浩棋曾在燕都建了一个平台,上面放了金子,并雇佣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英雄。陈子昂曾在旧址追忆往事:“登碣石亭南,远眺黄金台。山上所有的树都是王召的吗?暴君现在死了,马被赶了回来。”可见,当时的黄金台已经沦为荒山,杂草丛生。现在丢了。

李白还吟咏了这座被才子们津津乐道的建筑:“燕郭隗建。莒从赵国到了燕国,然后邹衍从齐国跑过来。但是现在的统治者,却像对待灰尘一样抛弃我。他们宁愿花珍珠玉去买歌舞,而是去培养人才。知黄鹂解禁,独飘零千里。”富人建造金屋来隐藏他们的美丽。昭王建金台,是为了获取人才——真正的壮举(北京还有金台路这样的地方,金台的晚霞一直是燕京八景之一)。

再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能想到真是可惜。但这也是诗人的风格:既然白发可以三千尺,雪花大如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鲁迅说得好:“燕山的雪大如宴席——言过其实,但燕山有雪的话,有一点坦诚在里面,让我们立刻知道,原来燕山那么冷。你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成笑话了。”一般人不敢这么想,哪怕他一辈子住在燕山脚下。

尽管李白从未去过幽州,但燕山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他比任何当地人都更接近这座山脉的灵魂。被一个大诗人的光芒所感动,《燕山晴雪》一举成名。

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是哪八景)

泰岳秋枫

早在800年前,就有一位君主,金章宗。罗仔细比较后,列了一份获奖名单:太岳、琼岛春云、金台夕阳红、蓟门飞雨、西山雪、玉泉垂红、芦沟晓月、居庸叠翠。金都近郊的这八个景点,有的属于皇家园林,如太爷池、琼岛等,大多是古代供市民游览的旅游热线。可见,那时候人们喜欢在节假日爬香山,爬长城,看卢沟桥。

因为宋金战争,我一直以为攻城的金主天生一股杀气。但是这个附庸风雅的金章宗打破了我的偏见。他不仅是一个征服者,也是一个“观光者”。他兴高采烈地游荡在祖祖辈辈攻占的山川之间,时不时用手持的鞭子指指点点,吟诵几句诗词什么的。燕京八景,作为其“御批”,自此身价百倍。然而,当金章宗说出他的名字时,他绝对动了脑子——他以一个崇拜者或田园诗人的身份出现,他热爱眼前的一切。

金章宗不仅评点了八景,还建了八园八水,被后人誉为“北京园林史上的一大盛事”。八园指的是京城的林琼园、广乐园、同乐苑、惜春园、方圆、南园、北园、东园——虽然是人造景观,但精致细腻,正好与气势磅礴的城郊八景相得益彰。至于八水园,都建在西山上:“择山高耸,树青翠,泉瀑流淌,幽僻之地…并从全国各地招募园艺大师和工匠来建造和装饰。他们的造园技术不仅在南方有高超的造诣,而且与北方的山川自然之美融为一体,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寺庙既有造园艺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引自焦雄《北京西郊的家园》)八水园林本该是“西山雪”(后又称西山清雪)大景区中的小景点,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趋势。

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是哪八景)

琼岛春人

金章宗爱江山,爱美人。他从燕京的风光中选取了八景,在后宫的化妆中宠爱才貌双全的李贵妃,在琼花岛上建了一座别墅。李贵妃是有远见的。她坐在琼岛春云上,俯视水汪汪的眼睛,过着养尊处优的宫廷生活。但是,她说出一句很有忧患意识的格言:“主人不一定要做他的监护人,监护人也不一定要做他的主人。”这个女人可以成为哲学家。

金虽是燕京八景之名,却不能成为它的永久主人。中都的风水再好,也逃不过最后的灾难——到了玄宗那里,被觊觎已久的成吉思汗所灭。

从晋代开始,一直到元、明、清,甚至民国等等。燕京八景屡易其主。看风景的人,即使再尊贵,再长寿,也是过客。只有风景本身是不朽的。

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是哪八景)

银顶关山

忽必烈汗,元世祖,放弃了金都遗址,选择了一个新的网站,建立“坎巴鲁克”(大都)。但是燕京八景是作为前朝遗风继承下来的。就连他的宫殿和新城都是以八景之中的琼花岛和太液池为中心。忽必烈本人更喜欢在琼花岛山顶的广寒殿过夜。相传这是辽代穿衣楼旧址。

元顺帝在1368年被明朝北伐军驱逐出北京,风景是不能带走的。燕京八景迎来了新主人。

明成祖永乐迁都北京后,胡光等13位文艺界人士将燕京八景画成“连环画”,分别配诗插图。虽然是集体创作,但大家心里还是挺统一的:“这里用北京八景和诗词装饰一卷,把所有的书都放在卷末,以景点命名的,把所有的题都忽略了。实在不想跟大家吹嘘,就跟老公说去做个测试。”于是燕京八景就成了纸上泼墨山水的附加景观。这一招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只是对一些名称稍加润色和改动,比如将蓟门飞雨改名为蓟门烟草树(因为秋吉周边金元时期的建筑和殿堂被湮灭,被植被覆盖)。

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是哪八景)

蓟门峪

金章宗擅长命名景点,他的书法很好。玉泉垂虹、芦沟小月等景点的原匾都是他亲自题写的。可惜今天人们已经没有机会看到这位风流皇帝的书法了。如果再去参观,能看到的是清乾隆为每一处景物手书的题字。

很难判断龙的书法能和金章宗的相比。但在附庸风雅方面,他更差。他怀着对皇帝的敬意,做了燕京八景树碑传。他发挥诗人的才华,为八景一一作诗——然后他觉得不满意,推翻旧稿,另起炉灶,重新写。写一次是不够的——因为他每次到访都有新的灵感和体验。例如,他特别喜欢蓟树:“无边树的颜色漂浮在中间,十英里被蓟山淡淡地遮蔽…四合一莺留言,空翠莲天眼远游。”本已不错,还要继续琢磨,构思出了“十里轻杨雾飘,蓟门指点荒山”的新篇章。这位文武双全的皇帝,在为燕京八景作诗时,有一种张扬的、无穷的力量。

金章宗和青干龙就像失散的兄弟。他们不约而同,为燕京八景激动不已。他们还不满足于只有观光的用途,还要吟诗题匾,抒发豪情。他们希望把自己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山川河流中。“我觉得青山那么迷人,也预料到青山会这样看我”——这恐怕是他们共同的经历。燕京八景,终于又见到了知音。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